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近两年比较火热的IT技术,去年三个头部玩家UiPath、Anywhere Automation、BluePrism斩获了过10亿美金的风投。今年,5月UiPath获得5.68亿美元D轮融资,投后估值70亿美元,Automation Anywhere于美国时间11月21日完成 2.9 亿美元 B 轮融资,估值达68亿美元。
2019年RPA在国内火了起来,相关会议、融资渐多,百度指数也有了“RPA”的一席之位。
谈论RPA绕不开UiPath,2005年成立的UiPath虽然不是最早做RPA的公司,却是这两年成长最快的企服明星公司,一年的时间估值从10亿美元到70亿美元,去年11月正式进军中国市场,目前已经收获近千家客户。
“中国发展很快,地域多元化,软件要比美国丰富的多,对RPA的需求会更大。”UiPath 大中华区总裁吴威(Gabriel Wu)说,他认为中国未来的市场的发展可能要比国外要快,这也是去年UiPath进军中国市场之际吸引他加盟的原因之一。
RPA是轻产品重服务
RPA并非新的技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RPA的价值在于能简化流程,通过软件机器人基于一定规则的交互动作来模拟和执行既定的业务流程,以一种更简单、更易用的方式实现企业流程的自动化,降低总体IT成本。
人力成本的飙升以及业务快速发展导致的业务流程纷繁复杂,使得RPA受到企业的青睐。在吴威看来RPA的价值是连接系统,传统的企业都希望做ERP这样的超级系统,目前系统碎片化、小规模化是趋势,企业已经放弃做一个超级系统,如此一来系统的连接面临挑战,RPA以弱IT的方式连接异构系统,使之变成一个超级大系统,不会影响现有系统的稳定和功能使用。
所以企业应用RPA有前提条件,“第一,你有多个系统,基本在企业都会存在。第二,你有一系列重复性的工作。”吴威认为中国系统复杂度比国外要高,对RPA的需求将更为旺盛。
在打通异构系统方面RPA可以解决一部分数据孤岛问题,为第三方提供了丰富的开发接口,可以将销售、客服、生产、采购等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联通为决策提供支持。
吴威介绍RPA是典型的轻产品重服务,所以UiPath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不断与高校合作培养相关人才,采访中他也强调了合作伙伴的重要性。而在今年,UiPath提出要打造自己的应用生态圈,与微软、ABBYY、SAP在内的技术合作伙伴,以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安永)和埃森哲等咨询公司在内的全球业务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同时,越来越多中国本土合作伙伴也陆续加入其中。
AI与RPA相辅相成
金融业是RPA最先应用的行业,也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行业,一方面金融业数字化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基于规则的标准流程化的业务多。
在吴威看来RPA可以适用于大中小各个规模的企业,而从UiPath的实践来看,除了金融业,国内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开始使用RPA。但是是应用也受限于企业的数字化程度,RPA是一个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具,如果企业本身都是人工操作,就没有办法用RPA,如果系统转成数字化,会发现使用RPA的地方越来越多。
企业数字化过程要一步一步来,不只是RPA,所有软件层的应用都需要数字化基础为底,但是RPA还有另一个问题是标准化流程之外的场景应用探索。
有业内人士提出了IPA(智能流程自动化),即RPA加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后的称谓,分析指出IPA对处理异构数据方面更有优势,在金融服务等监管要求严苛的企业,IPA所有行为都可追踪。这种可追溯的模式,能让企业的业务运营更透明。
的确,近几年AI与RPA的融合使其自动化能力进一步加强,也是RPA爆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吴威介绍AI里面分为学习、思考、做这三类,RPA是在做的实际操作层面,以UiPath代表的RPA平台促进了AI与客户业务系统相关联,“一方面是我们自己发展,一方面是AI的导入更容易,两个相辅相成,AI也推动了RPA本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