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Google 要构建私用网络?

互联网是巨大的,但它是成千上万个小型私用网络的大杂烩,通过数千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和数十个大型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运营的骨干网连接起来。

将数据从互联网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可能意味着要在许多不同的计算机和不同的网络之间移动。在这些计算机和网络中,有一些是老旧的、低效的;而有一些是现代的、高效的。它们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标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说的互联网。这些标准决定了数据包如何完整无损地到达目的地。

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通过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网络、骨干网等,拥有大量的互联网。这有助于降低成本。

Google 就是那些拥有大量互联网的公司之一。它在全球拥有 50 多个数据中心,构建自己的服务器,运行自己的骨干网,将大量数据传送到世界各地,开发了自己的软件来管理所有的数据,将大量的服务器组保存在 ISP 的数据中心内,这样就可以将数据缓存到更接近交付的位置……

Google 到底有多大?Arbor 说:

Google 真的很大。如果 Google 是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话,那么它将是增长最快的第三大全球运营商。只有另外两个提供商(两者都携带大量的 Google 传输)提供更多的域间流量。但与大多数全球运营商(即 “tier1”)不同的是,Google 的骨干网并不代表数百万用户或数千个区域网络和大型企业提供流量。Google 的基础设施只支持 Google 自家。

Google、Microsoft、Yahoo 和其他大型内容提供商之间的竞争早已超越了谁拥有更好的视频或搜索的阶段。如今,争夺互联网主导地位的竞争同样与基础设施有关:原始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以及向消费者教辅内容的效率(即快速和廉价)。

这就是为什么 Google 一直致力于构建最高效、成本最低的私用互联网。这种基础设施是 Google 的关键,也是理解 Google 的关键。

此外,Google 还是最早意识到电力成本是决定数据中心成本方面非常重要的公司之一。Google 的主要目标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低于煤炭发电。那将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

Google 是时候为区块链优化私用网络了

Google 创建了自己的互联网,是用自己的云平台搭建的全球私用网络。现在 CyberMiles 正在帮助这个网络为区块链提供支持。

这家搜索巨头是加密项目的重要投资者,现在它会不会更加紧密地支持这些项目呢?

如果你问你的奶奶,她是如何上网的,这里的 “上网” 不是指如何连接路由器什么的,她有可能会跟你说她是通过 Google 来上网的。虽然这个回答很可爱,但从某种意义来说,她也没有说错。因为这几年来,这个无处不在的搜索巨头和互联网的界限日趋重叠了,尤其是 Google 占到了互联网流量的 25%。

Google 也在建立自己的私用互联网。早在 2005 年,Google 就购买了遍布世界各地埋在地下的数千英里未使用的光缆,现在,它拥有超过 100 个网络接入点和超过 7500 个全球云网络用户入口点。Google 甚至在今年还增加了三条新的海底电缆,还自豪地宣称:“我们还没完成这一工程。”

但是 Google,作为 2012~2017 年区块链公司的第二大投资者,并没有为区块链优化自己的全球私用网络。CyberMiles 希望改变这一状况。

电子商务区块链平台周二宣布与 Google 合作。CyberMiles 打算改变 Google 的基础设施的设置,以改善区块链公司的产品。这将涉及网络如何通信以及如何支持防火墙的更改。两家公司都计划进行联合案例研究,来展示这些改进。CyberMiles 于 10 月 15 日宣布推出自家的主网,在开发测试网和主网时也使用了 Google 云服务。

据区块链公司首席科学家 Michael Yuan 的说法,CyberMiles 最初接触 Google 的初衷是为了在其全球私用网络能够支持他们的平台。Google 网络可以让数据在任何数据中心之间传输,而无需离开自己的更为快速的光缆。这一点引起了 CyberMiles 的兴趣,因为截至本文撰写时,这个平台只有有限数量的节点支持 blockchain-35,这些节点之间的通信对其运行能力至关重要。

尽管私用网络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它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也就是说,它是否足够去中心化?安全性如何?Yuan 表示,由于这些因素,他们一直与 Google 进行合作,以确保在网络上能够进行更有效的通信,并确保灵活的防火墙配置。后者非常重要,因为 CyberMiles 的网络节点需要受到防火墙的严密保护,并且需要灵活性来防止骇客入侵。

目前,Google 正在采取措施进入中国,这将让 Google 面对中国广泛的互联网内容审查。在全球范围内,它也在创建这种私用互联网,最终有望被企业和个人广泛使用。这些会不会是互联网更加集中化的开端呢?区块链用户会不会直接与他们合作,引导他们决定重大决策来走向更加去中心化的方向呢?Web 3.0 还在各方激烈博弈中。

感谢杜小芳对本文的审校。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