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我们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为培育深度学习高端人才,解决企业应用AI技术缺乏总架构师的难题,百度启动了名为“黄埔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这一计划将甄选来自各行业的高端技术人才与项目负责人,邀请百度研究院的科学家与高T,针对性讲授深度学习技术和应用知识。

这个项目,被网友戏称为AI产业中的“超级战士行动”,引发了不少读者的好奇和关注。

半年过去了,黄埔学院第一期学员迎来了毕业典礼。相比于大幕拉开时的期待,想必各位读者也更好奇,这个“为中国产业界培养第一批首席AI架构师”的黄埔学院,究竟成果如何。

在毕业典礼这一天,我们回到了黄埔学院,与参与这一项目的导师与学员进行了深入沟通。希望能够得知这场没有先例的AI人才探索,是否已经能够向公众交出第一张答卷。

一般来说,一项新技术走向普遍工业化生产,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产业实践充沛、底层工具可用性、人才能力达标。那么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三个角度,一视黄埔学院在产业AI之路中的真正位置。

中国AI的“造血干细胞”,正在一个学院,一场毕业典礼,一个广袤的生产力迭代进程里,孕育着,生长着。

最硬核AI毕业季

黄埔学院所完成的最直接工作,是通过半年时间,四次课程的研修,帮助学员们利用百度的深度学习积累,以及飞桨(PaddlePaddle)提供的实践工具通道,在各行业中完成了深度学习与自身工作的结合。

这也就是新技术通向现实中的第一个问题,产业实践。

在毕业典礼这天,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执行总监、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黄埔学院院长吴甜为来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油瑞飞、中信银行、神思电子、OPPO、广东电网、广东长隆集团、中国联通软件研究院、华为、爱奇艺等的28位通过了毕业答辩的学员颁发了毕业的证书。

而在此之前,学员们进行了堪称严苛的毕业答辩。他们所提交的各自毕业作品,并不是我们常识中的毕业论文,而是真实在学员各自行业中,应用飞桨(PaddlePaddle)与深度学习技术的产业实践。

从第一秒就面向应用,这是黄埔学院不同于所有AI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爱奇艺深度学习平台架构师、黄埔学院首期学员周海维,对参加黄埔的直接感触是:没有其他公司或者学院会像黄埔学院这般开放讨论深度学习的具体实现。

黄埔学院创立的初衷,就是把各行业、各公司的技术策略制定者与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体系直接结合到了一起,在学习、交流和实践三者结合的方式下,直接在大量行业中创造了深度学习技术走入产业化的实际案例。

比如在华为的HiAI架构中,根据HiAI首席架构师、黄埔学院首期学员杨鋆源介绍,使用飞桨(PaddlePaddle)在NPU的任务加速中,通过对参数顺序的优化最终较TensorFlow等欧美框架并行速度提升了17倍多,大大的提升了计算速度。飞桨在移动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在爱奇艺,飞桨(PaddlePaddle)在爱奇艺的深度学习平台上的集成过程中,在训练吞吐量上飞桨(PaddlePaddle)比TensorFlow高出了5倍以上。

几十位学员,就是几十家行业领军公司,几十家产业命题的创造或突破。不难感觉出的是,黄埔学院的学员与导师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相互砥砺,高效交流。从底层技术到产业实践的速率,在无形中,于这个最硬核的毕业季提速了一档。

石中聚梦的飞桨

在一个新兴产业中,工具的可用性往往决定了产业的真实效率。

AI技术走向通用化、产业化,这个命题来到今天这个阶段,已经走过了逻辑验证和理论检测。我们知道深度学习技术带来的感知、推理与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确实能够被安放进各个产业。

于是在今天这个阶段,不是要证明此路是否可行,而是要修筑足够通过无数车辆的高速公路,让这条路真正发挥交通价值。这条高速公路,就是AI产业的工具可用性,也就是飞桨(PaddlePaddle)的能力边界与使用效率。

毫无疑问,在今天的全球局势下,中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深度学习框架和深度学习操作系统。但是新兴的系统与各行业、工业级别训练与推理是否真正能够走到一起,就成为了今天产业AI之路必须探索清楚的问题。

这个答案不能只由百度给,必须有各行业的实践者与探索者参与到对话与检验中。这就是黄埔学院的第二个价值:飞桨(PaddlePaddle)的自证与他证。

我们知道,飞桨一直被学术界认可为中国目前唯一集深度学习的核心框架、工具组件和服务平台为一体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能够支持大规模、高并发的工业级应用。但是从学术界走到工程界、产业生态当中,飞桨究竟实力如何,这就需要一个平台来交流和验证。

黄埔学院第一期当中,各行业的学员检验了飞桨的真正能力,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大量实战建议。接下来,飞桨将迎来重大的版本升级。或许可以认为,黄埔学院中的智慧,已经沉淀于飞桨体系中,即将通过新版本走向广袤的生产场景。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AI开发者形容为造梦者。但是梦想家首先要有间屋子,有个可以随意做梦的地方。这个屋子不能也那么梦幻,它必须由坚实难摧的石头筑成。百度飞桨(PaddlePaddle),正在石中聚梦。

火种的力量

从产业实践到工具实践,黄埔学院可以说是技术世界向工业世界搭起的一个桥梁。而再好的桥梁终归是给人通行的。黄埔学院真正解决的问题,就是探索AI时代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知道,AI时代的人才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今天也有大量的企业、学校、培训机构在致力于AI人才培养与培训。

但是在整个中国AI人才生态中,依旧可以看到比较清晰的问题。比如说,培养算法模型开发的相对多,但是架构层、基础层的人才培养相对匮乏;培养能够加入AI行业的方式比较多,但培养能够总负责一个庞大AI项目的人才方案近乎空白;培养既有AI能力的方案较多,但培养创造性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模式太少。

这些问题,也正是黄埔所发现和尝试解决的问题。客观来说,这些问题不能用入门教育与大众培训来解决,必须用“高手对高手”的培养模式,直接走入实战与底层。最终看来,黄埔学院第一期还是严谨负责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从黄埔走出的每位学员,都将有可能牵动一个产业的AI加速度。他们将通过各自的项目与团队,带动各自行业的AI人才体系建设,继而将百度的AI技术进行社会化开源与全方位推广。

黄埔学院的最终答卷,可以称之为火种。中国AI产业,当然需要国家政策、各行各业、产学各界的“输血”。但是最根本的选择,是在这个产业圈层中自己产生“造血干细胞”。让产业AI可以自身造血,多点突破,形成良性的人才与产业发展机制。

这个工作并不好做,需要自身技术、人才储备、人才培养经验,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共同加持。今天中国AI产业中,其实也只有百度处在可以打造一个黄埔学院的位置。

黄埔火种的蔓延,以及未来第二期、第三期黄埔学院的开办,都是值得期待的AI未来。

Comments are closed.